星火傳承——電子工程學院第25屆“星火杯”院審順利落幕
電院宣傳中心訊(通訊員 陳昱東)10月26日、27日,電子工程學院科協在E2-308教室舉行了“星火杯”院審答辯活動。答辯從上午九點開始,晚七點結束。答辯評委為王新懷、周佳社、李隱峰三位老師和幾位優秀學長。
電院科協為本次“星火杯”做了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。電院科協活動部負責人方凌告訴我們,上學期的“我要做科技達人”活動就是今年“星火杯”的前奏;新學期開始后,電院科協又舉辦了一系列競賽講座和宣傳活動,面向全學院宣傳“星火杯”的詳細情況,鼓勵大家積極參賽、踴躍報名。
電院科協技術部部長毛經緯向我們介紹,本次“星火杯”參賽作品質量比較高,涌現了不少優秀的作品。大一同學對“星火杯”的參與度也很高,制作出了很多富有特色的參賽作品。
我們在采訪過程中,一位正在準備答辯的大一女生熱情地向我們介紹了她的參賽作品---“自制小音箱”。她通過網絡、書籍查閱了相關資料,然后買來零件自己焊接。她笑著說,拿不拿獎并不重要,參加“星火杯”就是為了鍛煉自己,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和實踐能力。
答辯時,參賽選手對自己的作品做簡單介紹并調試運行,幾位評委向選手提問,對作品打分,并且會給參賽者針對性的建議。之后選手交回作品和立項表,等待院審結果。如果作品有問題,也允許選手自行帶回再做改進。本次院審結果:院一等獎20件,院二等獎74件,院三等獎111件,能進校審的有205件。
自1988年創辦,“星火杯”至今已有二十五年的歷史。作為一項富有學校特色、以電子類發明創新為主的基礎性賽事,“星火杯”為廣大西電學子提供了一個量身定做的舞臺。二十五年來,無數西電人從“星火杯”開始,不斷磨礪著自己的綜合能力,提高自己的理論知識和工程實踐水平,逐漸參與到更高水平的競賽中去。
這次院審不僅考驗了電院學生們的動手能力,還代表了我們院優秀學子的創意、實踐水平。無論結果如何,讓我們祝愿這些參賽選手們在將來能夠不斷成長,取得更加出色的成績。